
朝鲜国宴独特之处:用餐水源深达地下180米,多达30种酱料。
“食为民之天”,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大国。对美食的探索和研究早已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,即便是孔老夫子也曾言:“饭不厌精,曲不厌细”。
留学生们纷纷感叹“出国后更爱国”,其中丰富多彩的华夏美食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。
正因如此,国人对于与美食相关的话题总是充满浓厚兴趣。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,更是为了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土人情,因为许多民族文化的精髓往往隐藏在美味佳肴之间。
无论是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小吃,还是那些庄重精致的国宴佳肴,都在悄然间传递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细腻。
特别是国宴菜品,更是官方对传统文化最典型的阐释。要了解朝鲜的文化发展,光是品味其国宴佳肴就足以略知一二。
国宴这个词汇,对于每位中华儿女而言,定然是耳熟能详的,因为中国是全球最早推崇这一概念的地方。
国宴的历史可追溯至三皇五帝后期,经过几千年的演变,它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菜肴,还形成了复杂而严谨的礼仪体系,成为展示中华大国风采的独特方式。
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政府多次对国宴的内容和标准进行调整,最终确立了“不讲排场”的原则。自那时起,四菜一汤的搭配从未有过大的变动。
尽管设定了如此苛刻的限制,但中国的国宴依然备受赞誉。
这是因为国宴基于博大精深的华夏美食,在吸取众家之长、融汇精华之后,那看似有限的几道清淡菜肴仍能征服每个人的味蕾。
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饮食偏好,国宴一直秉持“以味为核心、以养为目的”的宗旨,保持整体的基调。
淮扬菜之所以能在八大菜系中脱颖而出,正是因为它最符合这一要求。
正因如此,国宴在呈现美食佳肴的同时,也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标准,即“三低一高”——低糖、低盐、低脂肪和高蛋白。
一般而言,国宴的举办地主要有两个选择,即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。当宴请人数较多时,通常会选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,反之则在钓鱼台国宾馆。
这两个不同的场所使用的菜品和风格也会有些差异。人民大会堂提供的是被称为堂菜的佳肴,注重“清淡鲜嫩、形美色绝”,符合大多数人的饮食审美;而在钓鱼台国宾馆,提供的则是被称为台菜的佳肴,注重“清鲜淡雅、醇和隽永”,更为精致而富有个性。
除了对美食的钟爱,国人对美酒同样情有独钟,而国宴中的酒水选择不仅限于大家熟知的茅台,还包括早年备受推崇的汾酒以及近年逐渐受到认可的长城葡萄酒等。
不仅仅是中国,世界各地对于国宴也都视为珍贵礼遇。
比如被戏称为“美食荒漠”的英国,其国宴也颇受好评,尤其是烤牛肉和约克郡布丁在全球享有盛誉。
作为欧陆的强国,德国的国宴充满本土特色,美食中最令人熟知的要数香肠、火腿和啤酒。这些成为国宴的招牌,堪称是“一招鲜,吃遍天”。
不同于英国和德国的精致简约,法国的国宴展现了其烹饪大国的风采,前菜、主菜、蔬菜沙拉、奶酪和甜点应有尽有。
焗蜗牛、巴黎牛排油炸土豆丝、牛胸肉配橄榄酱等都是经典之选。
除了这些欧陆强国,国人对周边邻国的国宴也颇感兴趣,韩剧和日剧的流行让大家对这两个国家的美食有所耳闻。然而,对于朝鲜,大多数人似乎了解甚少。
朝鲜的国宴究竟有哪些菜品?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